云上恩施报道(巴东通联记者 蒋梦玲 谭娜娜 实习生 张应立)初秋时节,长江支流神农溪腹地的巴东县官渡口镇秀峰脆红李基地硕果盈枝,饱满的脆红李挂满枝头,不仅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之乐派生资本,更通过“线上 + 线下”双渠道走出大山,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幸福果”。
采摘脆红李派生资本
8月29日,基地负责人王义连正带领工人忙着采摘脆红李。新鲜摘下的李子经分选、称重、打包后,迅速装车发往全国各地。果园里,游客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刚摘的李子在手心轻揉几下,便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轻轻一咬,果肉与果核自然分离,微黄色的果肉脆甜中带着一丝清爽果酸,让人回味无穷。“专门从巴东过来的,果然名不虚传,脆甜可口,特别推荐!”游客胡娇娇边吃边赞。
这片优质果园的诞生派生资本,源于王义连多年的坚守。官渡口镇火峰社区坐拥神农溪腹地的优越气候与肥沃土壤,为脆红李生长提供了天然条件。2015年10月,王义连投入25万元,以土地入股方式承包35亩荒地,引进170多株脆红李树苗。
展开剩余52%为确保成活率,他几乎每日守在果园,清晨五六点便起身施肥、杀虫、除草、整枝,从不懈怠。如今,果园已扩展至50多亩,丰产不仅让他收入稳步增长,更带动了周边发展。
新鲜的脆红李
“从县城开车40多分钟就能到,特别适合家人朋友休闲。”王义连介绍,果园采摘期从7月持续至9月中旬,脆红李果香浓郁、汁水充沛,富含糖类、单宁、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我这是第三次来采摘,带回去家人都说口感特别好,下次还一定要带朋友过来打卡。”湖南游客徐女士笑着说。
从最初依赖路边摊贩和水果商批发,到如今借力电商平台拓宽销路,基地的销售模式不断升级。“单价约8元,亩产精品果3000斤,今年销路不错,以采摘和电商为主。”王义连说,采摘旺季会聘请当地村民帮忙,为周边群众增添了增收渠道。
近年来,官渡口镇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派生资本,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坪村的夏橙、下马洞村的黄金梨、火峰社区的脆红李、西溪坝村的葡萄等小水果产业蓬勃发展,既提高了村民收入,又丰富了城区周边休闲采摘业态,逐步走出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布于:湖北省盛康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