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民政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完善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嘉多网,更好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凤凰网记者:
这次消费补贴项目是专门为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实施的,首要环节是开展好老年人能力评估。请问,民政部门在这方面有什么工作安排?
张志毅:老年人能力评估是消费补贴项目实施的第一步,开展好能力评估,是高质量实施项目的前提基础。国家层面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公布后,社会关注度非常高,老年人参与积极性也很高,各级都已经接到了非常多的政策咨询电话,在这里,就老年人能力评估事宜介绍一下相关安排。
一是明确需要进行能力评估的老年人群。根据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的规定,通知印发前12个月内,已经被评估为中度以上失能等级的老年人可不再重新评估。这部分老年人的能力评估结果仍在有效期内,可以直接获得电子消费券领取资格,这部分老年人的评估结果数据,我们会直接上传到“民政通”系统,老年人注册账号并登录以后会在系统中直接显示,无需重新申请评估。除了这部分人群以外,其他老年人如果想要参与养老消费补贴项目,可通过“民政通”选择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经评估符合条件的,即可通过“民政通”领取电子消费券。
二是明确具备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的机构为依法登记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至少配置5名专职或兼职评估人员,评估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和从业经历。县级民政部门正在通过框架协议采购、竞争性评审等方式,确定本辖区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项目开展前已通过竞争性方式确定的本辖区第三方专业机构嘉多网,且服务协议在有效期内,符合项目要求的可直接成为本项目的老年人能力评估机构。预计8、9月份将成为老年人能力评估申请的高峰期,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评估高峰,山东正在积极开展评估人员培训,壮大评估人员队伍,预计到8月10日前,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家评估机构可以正常接受预约并开展评估工作。
三是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可靠。为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要求参加项目的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签署诚信承诺书,自觉接受信用监管和违规处置。还将对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评估结果等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检查,对评估行为不规范的机构,予以纠正或视情解除委托关系,依法追究责任,确保评估结果公正、科学、合理。同时,加强对被评估老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禁止评估机构私自泄露评估结果。
下一步,省民政厅将指导各地积极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加强对本地区评估数据的审核把关,确保评估结果的公正性,不断提升评估质量和评估效率。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记者:
前面介绍到,山东首张优惠券已于今年7月在青岛发出。请问,为了让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领域真正发挥作用,青岛都做了哪些工作?
江联军:自项目实施以来,青岛市认真落实民政部、省民政厅部署要求,将项目执行深度融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升级,着力通过“五个衔接”,推动政策精准落地、高效运行、惠及于民。7月10日,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启动仪式和消费补贴项目推进会在青岛成功举办,民政部、省民政厅领导对青岛工作给予肯定。7月25日,青岛市在全省发出首张电子消费券,初步建立了相应服务机制,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强化政策衔接,精准设定补贴标准。在省民政厅指导下,广泛征求基层和市场意见,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推动消费补贴项目与青岛现行养老服务补贴政策的无缝衔接、协同发力。例如,青岛将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比例由40%提高到50%,确保已签约家庭养老床位的2.24万名失能老人顺利过渡并享受消费补贴政策。
强化评估衔接,精准确定服务对象。依托青岛已建立的10家评估机构库,严格对标项目要求,规范老年人能力评估机构的从业资质与评估流程。组织97名骨干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升评估能力。联合卫健、残联等部门完成约2.9万名中度以上失能老人自理能力评估,数据精准录入“民政通”平台,为后续服务匹配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机构衔接,精准遴选服务主体。通过自主报名+机构承诺+民政审核方式,严格准入管理。在民政部设定的“最低准入门槛”基础上,明确不得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尚未完成整改的、重大信访事件未解决的、重大非法集资隐患未处理的养老服务机构纳入项目范围。目前,全市已有183家养老服务机构完成审核,具备承接服务资质。同步推进“全市一家养老院”信息化平台建设,吸引优质居家服务企业入驻,保障老年人安心、放心、舒心消费。
强化项目衔接,精准优化服务供给。在民政部确定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补贴项目清单》框架下,进一步细化形成涵盖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急、助医6大类、73项具体服务的本地化清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多元、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选择。
强化平台衔接,精准优化操作流程。在省民政厅大力支持下,高效对接“民政通”及全国养老信息平台,精准优化“申请—发放—核销—服务”消费补贴服务流程。目前全市已有367名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申领养老服务消费券,后续将加强宣传推广,推动相关补贴措施家喻户晓,优化完善服务流程,让更多失能老年人享受政策红利,可感可及。
中宏网记者:
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离不开财政“真金白银”的支持。请问,山东财政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如何做到安全透明?
韩震: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是山东首次出台的大范围、普惠性、直接式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更是提振养老消费、回应社会关切、壮大银发经济的重要举措。省财政厅将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分配机制、强化资金监管等措施,推动政策尽快落地、早见成效。
一是完善财政资金分担机制。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85%、15%。对山东需承担的资金,省财政将建立省、市、县三级分担机制。其中,省级财政重点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统筹中央资金,对全省41个省财政直接管理县(市)补助到90%;市县财政统筹本级养老服务发展资金、彩票公益金等,及时、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同上级转移支付一并使用,切实保障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所需资金。
二是建立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体系。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范围包括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补贴标准暂定为三类养老服务消费金额的40%,其中,机构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消费抵扣额度暂定为每人每月最高800元,居家上门养老服务消费抵扣额度暂定为每人每月最高500元。另外,对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能力评估发生的费用,最高给予100元的一次性补贴。这些补贴项目,既涵盖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又囊括老年人能力评估和短期、中期、长期养老服务各个环节,构成了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政策体系。
三是加强补贴资金全流程管理。在资金分配方面,将根据全省老年人数量、老年人人口失能率等因素,将首批启动资金尽快分解下达到市县,并采取“先预拨、后清算”的方式进行管理。在资金结算方面,各级财政部门将优化补贴流程、提高兑付效率、加快资金结算,确保“好事办好”。在资金监管方面,各级财政部门将采取抽查检查等措施,强化资金监管,守住资金使用的红线底线。县级财政部门将推动补贴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补贴资金安全专用。对资金拨付不及时、管理不到位等情况,省级将跟进督促,严防套取、骗取和挤占、挪用补贴资金情况发生。
(大众新闻记者 姜倩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嘉多网
盛康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